恭城油茶好,今登大雅楼。
未饮先开胃,入口即润喉。
舌底生凉意,经络畅暖流。
提神似仙丹,驱寒赛锦裘。
健体苗条显,强身百病休。
满桌皆风味,羡煞万户侯。
瑶妹更有意,嘉宾复自留。
若不喝七碗,岂可言风流!
——彭匈《油茶古风》
在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离不开油茶。 油茶不说煮而称“打”,是各地的统一称法,而各地的油茶却各有其不同的风味。
恭城油茶的来历可以朔源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后,“恭城油茶”传至桂林及广西各地,如今喝油茶已成为人们饮食休闲的一件趣事。
因为恭城油茶制作特别讲究。
首先是茶叶的选制,选用清明、谷雨两个时节采摘的茶叶,先用少许开水浸泡5~10分钟,以减少烟火味及苦涩味,然后在茶锅内放少许猪油烧热,放入姜、蒜及泡好的茶叶稍炒,随即将其捶茸,捶好后加水烧开熬至出味,放入精盐调味,用竹漏斗把茶水分别滤入碗中,撒入葱花、香菜末,随配用小碟装好的米花、脆果(类似油炸的面疙瘩)、酥花生、炒米、炒黄豆、排散上桌即成。
制好的恭城油茶,端上桌后,首先闻到一股葱花、香菜特有的香味,进口后初觉是茶叶的清苦,过后便是甘醇鲜香,令人回味无穷。
“恭城油茶喷喷香,既有茶叶又有姜。当年乾隆喝一碗,金口御赐爽神汤。”这是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首打油诗,它不仅道出了恭城油茶的制作真谛,更体现了恭城油茶在饮食保健方面的独特功效。
恭城瑶胞这一古老的饮食文化,从古到今彼具传奇色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食用方法也从单一的“喝茶”演变成了一道“美食大餐”。
喝油茶必须配以各种佐食的小吃,都是各种油炸和炒香的食品。苗、瑶、侗等少数民族的佐食多半是炒黄豆、炒花生米、爆玉米、炸花生米,再则就是糯米饭团或糯米粉糍粑。恭城平乐一带县城佐食则较为考究,酥炸小吃往往在十数种以上,请客人喝油茶往往摆上一桌子的小吃,看起来就像请客吃饭。
现在,在传统油茶的基础上恭城人民开发出了浓缩油茶。即冲即喝,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