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茶广泛栽培的亚热带地区,地域辽阔。自秦岭、淮河以南至海南岛,纬度相差16º左右;由东南沿海丘陵至云、贵高原,经度相差20º以上,海拔高度相差2000m左右。经度、纬度的差别,地形地貌的变化,形成了复杂的生境条件。油茶的各个物种长期受到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生物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环境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和自然选择,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生理机制和适应潜能。即使是同一物种,也因其栽培区的地形地貌和地带性、非地带性气候条件的作用,而产生不同地理区域的适生能力和生态习性。所以,一个物种的自然分布和适生的栽培区域,无疑地反映了该物种的生态习性与其所在的生境环境相一致的客观自然规律。
在生产实践中,如果忽视上述自然规律,盲目地调引种子,往往造成不良后果。七十年代以来,各地在油茶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调购种子比较频繁。有些北缘地区从南方调入越南油茶、广宁红花油茶种子造林;有的将云南西部海拔2000m以上的腾冲红花油茶引种到海拔很低的丘陵地带;有的从亚热带南部调进普通油茶种子,到亚热带北部造林。许多地方由于超地理区域引种栽培,而导致幼林生长不良、产量很低,甚至失败。如岑溪软枝油茶是普通油茶中一个优良的农家品种,在广西栽培具有很高的丰产性。1974年安徽省引进一批种子在皖南进行栽培试验,其花期比当地安徽大红约迟10天左右。盛花期常受早霜危害,明显地降低了丰产性能。
实践证明,各个物种因其生境条件的突然改变或同一物种因地理种源的不同,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和丰产性能都要受到很大影响。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油茶的种质资源,必须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各个物种的生态习性与适生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栽培区划,适地适种地发展油茶生产,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增产潜力,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